五志之火 | 《明医指掌》 |
五志之火诸气 郁,属于肺火之升也。又,悲哀动中,则火起于肺。经云∶肺苦气上逆,急食苦以泻之,黄芩、葶苈、苦酒之类是也,泻白散、清金丸主之。 诸风掉眩,属于肝火之升也。又,大怒,火起于肝。柴胡、黄连、龙胆草泻之,或回令丸。 诸湿肿满,属于脾火之动也。醉饱火起于脾,宜芍药、黄芩、石膏泻之。 诸痛痒疮疡,属于心火之动也。又,怵惕思虑,则火起于心。泻心汤、导赤散泻之。 诸逆冲上,属于肾火之升也。又,房劳则火起于肾。惟黄柏、知母顺其性而伏之。 泻白散 治肺火为患,喘满气急者主之。 上为粗末,每服二钱,水一盏,煎六分,食前温服。 清金丸 治肺火。 黄芩不拘多少,炒,为末,水丸如绿豆,每服一钱。 泻青丸 治肝经风热实火。 羌活 防风 山栀(酒炒) 龙胆草(酒拌,蒸,晒) 当归 川芎 大黄(酒拌,蒸,晒) 上等分,为末,蜜丸如弹子大,竹叶汤入砂糖调服。 回令丸 一名左金丸,治肝火。 泻心汤 治心热。 黄连为末,水调服。 三黄泻心汤 导赤散 治小肠实热。 生地 木通 甘草(等分) 入竹叶煎,温服。
|